- 发布日期:2024-11-10 23:21 点击次数:182
民航局:到2025年,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基本成型
引言
东魏武定四年(546年)十二月,高欢在晋阳病危。由于担心侯景在高欢病逝后作乱,高澄假冒其父高欢的名义致书侯景,召其到晋阳进见。可是侯景一看到书信,便知系高澄伪造。原来,狡猾多疑的侯景在奉命出镇河南时,曾向高欢提出:“今握兵在远,人易为诈,所赐书皆请加微点。”高欢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次在写给侯景的书信上,都特意在背面加注微点以作为标记,高欢与侯景之间的这一约定,连其子弟都不知道。所以当侯景在书信背面没有见到微点时,便心知有诈,于是借故推辞,不肯奉诏进见。
尽管侯景识破了高澄的用意,但想到自己与高澄历来不睦,一旦高欢离世,由高澄继掌大权,必然于己不利,因而内心还是忐忑不安,忧虑祸患降临,故采纳了手下谋士王伟的建议,
先是拥兵自固,继而又派遣行台郎中丁和带着表章秘密前往萧梁求降,侯景求降的表章既至,于是梁武帝召集群臣在朝廷商议
。
尚书仆射谢举等人都认为:“顷岁与魏通和,边境无事,今纳其叛臣,窃谓非宜。”面对群臣的一片反对之声,梁武帝却说:“虽然,得景则塞北可清;机会难得,岂宜胶柱!”所谓胶柱,是说如胶柱鼓瑟而不知变通。从大同二年东魏遣使请和开始,东魏与萧梁双方遣使通好不绝,
十余年来维持着边境安宁,如今突然接纳东魏叛臣侯景,势必打破多年形成的睦邻现状,引发双方的矛盾冲突甚至战争,显然是很不适宜的。
就此而论,谢举等人的意见是有道理的。可是
梁武帝却对侯景宣称可以带来黄河以南十三州的消息大感振奋,认为应该接受侯景的归降,
特别是侯景所说“方同书轨”一语,更让梁武帝怦然心动。所谓“同书轨”,就是像秦始皇当年实施“书同文、车同轨”一样实现全国统一。
梁武帝自即位以来,向以正统自居,因此股票私募梁武帝在位期间一次次地发动北伐,目的就是想统一全国,结果却是一再受挫
。如今侯景挟河南十三州归降梁朝,自然使梁武帝兴奋不已,以为是实现统一的难得机遇。
尤为可笑的是梁武帝竟然把侯景降梁与自己所做的奇梦联系在一起。
就在此前不久的太清元年正月乙卯,梁武帝曾梦到中原牧守皆以各自所辖之地归降梁朝,举朝为之称庆。次日早晨,梁武帝把梦中所见告诉了中书舍人朱异,善于阿谀奉承的朱异迎合说:“此乃宇宙混壹之兆也。”等到丁和到来,称侯景决心归降梁朝也是在正月乙卯,竟然与梁武帝做梦在同一日,这让梁武帝更加觉得神奇。
尽管如此,梁武帝还是有点犹豫不决,又是朱异揣测了梁武帝的心思,一个梦境的巧合,一个佞臣的阿谀,竟然促使梁武帝下定决心接纳侯景的归降。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耄耋之年的萧衍,已经基本丧失了判断是非和真伪的能力,佞臣的逢迎只不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已。
梁武帝接受侯景的归降,赏赐其为大将军,封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并派遣司州刺史羊鸦仁督率兖州刺史桓和、仁州刺史湛海珍等领兵三万直趋南北军事要地悬瓠,并运粮食以接应侯景。
太清元年(547年)正月高欢病逝后,侯景即举兵反叛
,得到颍州刺史司马世云的响应,因而顺利进人颍州。接着,侯景又诱执了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广州刺史暴显等人。但当他派人潜人西兖州时,被刺史邢子才发觉,潜入之人悉数被捕获,邢子才随后紧急檄告东方各州,各州闻讯后都加强了戒备,侯景企图夺取更多州郡的计划未能得逞。
高欢病逝后执掌东魏朝政的高澄随即派遣司空韩轨等将领率诸军讨伐,并于当年五月围攻侯景于颍川。
东魏大军进逼,令侯景感到畏惧,眼见梁朝羊鸦仁援军迟迟未到,竟然又转向西魏求救,提出以割让东荆州、北兖州、鲁阳、长社四城给西魏作为条件,请求派兵驰援。西魏丞相宇文泰闻讯后,即委任侯景为大将军兼尚书令,并派遣太尉李弼、开府仪同三司赵贵率军一万赶赴颖川。
首鼠两端的侯景既派人至梁朝请降,同时又以割地为条件向西魏求援。
西魏出兵赴援后,他又怕梁武帝怪罪,派中兵参军柳昕呈递书信给梁武帝,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称,对于侯景这一派完全是为自己左右逢源行为狡辩的胡言,梁武帝不仅不严加痛斥,反而十分纵容、放任,这种态度,被侯景看穿识破,自此更是得寸进尺、步步紧逼,对日后政局的走势产生了严重影响。
围攻侯景于颍州的东魏韩轨等将领,听闻西魏的李弼、赵贵等将领率军将至,为避西魏军锋芒而引兵退还邺城。东魏军退去,侯景及西魏将领赵贵竟然各怀鬼胎,都想诱捕对方。
侯景想着借与李弼、赵贵会面时一举将其擒获,夺取他们统率的军队,因赵贵心有疑虑没有前往而阴谋落空
,
而赵贵则想把侯景诱骗到军营抓起来,但李弼认为纵然抓了侯景也不能立即兼并河南之地,反而帮助东魏除掉了心腹之患,得不偿失,所以制止了赵贵的企图。
此时,梁朝羊鸦仁所率的援军姗姗来迟,李弼、赵贵等西魏将领既不想与梁军发生冲突,又不愿再跟侯景周旋,因而率西魏军撤回长安。,借口攻城略地而出屯悬瓠的侯景突然又乞兵于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派遣韦法保及贺兰愿德等将领率军前去帮助侯景。
宇文泰下令召侯景入朝。但侯景并非真心要归降西魏,只是在形势于己不利时需要借助西魏力量而已。
对于宇文泰派来助其一臂之力的韦法保等将领,侯景竭力拉拢,厚加礼遇,甚至亲自造访各位名将,冀望能为己所用。对于侯景的图谋,西魏不少将领都看得很清楚。鉴于跟侯景的兵力众寡悬殊,不敢轻举妄动,但却加强了戒备。
西魏荆州刺史王思政也察觉侯景有诈,密召贺兰愿德等从颖川返还,同时分布诸军,占据了侯景的七洲、十二镇
。果然,侯景接到宇文泰召其人朝的命令之后,坚辞不肯入朝。侯景的真面目暴露后,宇文泰下令将前后派出增援侯景的各路军队悉数召回,并撤销了颁授给侯景的太傅、大将军、兼尚书令、河南大行台、都督河南诸军事等所有职务。
侯景起兵背叛东魏之后,一时间形成了
“
三国四方
”
的特殊局面,侯景游走于东魏、西魏、萧梁等三个政权之间
,而西魏和萧梁也都从各自利益出发,相继对侯景采取了拉拢、利诱的策略。但相比之下,西魏朝廷上下对侯景的认识,显然要比萧梁清醒得多。
以当时西魏的兵力,尚不足以战胜侯景,但其将帅都对侯景有着足够的警惕和戒备,侯景别有所图的奸计也不能得逞。西魏特别是宇文泰深知侯景并非不侵不叛之臣,之所以答应他的请求出兵救援,只不过是相机行事而已。若要利用侯景背叛东魏之机乘隙进取,势必要出动更大兵力不可。
但此时西魏历经与东魏的沙苑之战、邙山之役等重大战事,消耗甚大,亦很疲敝。再加上侯景既不易驾驭,又须面对东魏和萧梁的威胁。各种利害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即满盘皆输。所以西魏特别是宇文泰始终以谨慎态度处理。反观萧梁,尽管也不乏对侯景有清醒认识之人,只可惜梁武帝一意孤行,贪利冒进,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结语
在与西魏和萧梁的交往中,狡猾而又富有智谋的侯景在不断地观察、试探、比较,权衡,最终在西魏与萧梁两个政权中选择了萧梁
,因为他深知宇文泰远比萧衍清醒和精明,也远比萧衍更难糊弄和对付,而且宇文泰已经觉察了他的真实图谋,因此,与西魏字文泰彻底决裂是其必然的抉择。
赵贵宇文泰侯景萧梁梁武帝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